安徽宿州灵璧天气_安徽宿州灵璧天气预报15天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安徽宿州灵璧天气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灵璧县属于安徽省哪个市 灵璧县属于安徽省宿州市
2.灵璧区号多少
3.灵璧县属于哪里
4.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邮编
5.安徽灵璧县是哪个市
灵璧县属于安徽省哪个市 灵璧县属于安徽省宿州市
灵璧县属于安徽省哪个市?灵璧县属于安徽省的宿州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被评为中国观赏石之乡,其特有的灵璧石被誉为中国四大观赏石(灵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之首)。灵璧县在人文历史、地产资源、风景旅游方面都颇具有特色,
灵璧县有哪些特点
1、地理位置:灵璧县东接泗县,西连宿州市埇桥区,北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睢宁接壤,南接蚌埠市固镇、五河两县。
2、人文历史:灵璧县是楚汉相争的古战场,传说人物钟馗的故乡,更有着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的美誉。
3、地产资源:灵璧县的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都十分的丰富,盛产小麦、玉米、花生、棉花、煤、铁、铅、钾等资源。
4、风景旅游:灵璧县的旅游风景也是十分的多,如奇石文化园、垓下遗址、虞姬墓、天一园等等,都是旅游的好地方。
灵璧县属于安徽省哪个市?总的来看,灵璧县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因境内有石如璧,故名灵璧。其境内有着众多的著名旅游景点,并且也是一个有人文历史底蕴的地方,值得一去。
灵璧区号多少
灵璧县属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位于安徽省北部,淮北平原的东部,东临泗县,西连宿州市埇桥区,南接蚌埠市固镇县、五河县,北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睢宁县接壤。南北长82千米,东西宽36千米,总面积2125平方千米。
新中国建立后,灵璧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宿县专区。1952年4月12日,属安徽省宿县专区。1956年1月12日,属安徽省蚌埠专区。1961年4月13日,撤销蚌埠专区,重新设立宿县专区、滁县专区,灵璧县属宿县专区。1971年3月29日,改宿县专区为宿县地区。1998年,改宿县地区为地级宿州市,灵璧县属宿州市管辖。
灵璧县的地理环境
灵璧县地貌特征为“大平小不平”。南部沱河、新汴河流域地势低平。北部安河流域和中部濉河流域地势稍高,地形微坡。老汪湖、禅堂湖和杨疃湖等处因多次河流改道,形成碟形洼地。古汴河堤两侧为带状高岭。县境西南部、中部和北部零星分布着岛状残丘。
灵璧县上空大气环流具有明显的季风性质,气候受其影响较大。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强大干冷的蒙古高压和西伯利亚寒冷空气不断南侵,境内盛吹西北风和偏北风,气候干燥、寒冷、降水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灵璧县
灵璧县属于哪里
0557。
根据查询15天气网得知,安徽宿州灵璧国内长途电话区号是0557,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临泗县,西连宿州市埇桥区,南接蚌埠市固镇县、五河县,北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睢宁县接壤。总面积2125平方千米,灵璧县辖19个镇,另设有1个开发区。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邮编
灵壁县属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别称霸王城、石都。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临泗县,西连宿州市埇桥区,南接蚌埠市固镇、五河两县,北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睢宁接壤。总面积2054平方千米。
灵璧县在人文历史、地产资源、风景旅游方面都颇具有特色,因境内有石如璧,故名灵璧。其境内有着众多的著名旅游景点,并且也是一个有人文历史底蕴的地方,值得一去。
灵璧有楚汉相争的垓下古战场,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钟馗故里、中国观赏石之乡、中华奇石的主产区,灵璧石被誉为中国四大观赏石(灵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之首。素有“虞姬、奇石、钟馗画,灵璧三绝甲天下”之誉。
气候特征
灵璧县上空大气环流具有明显的季风性质,气候受其影响较大。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强大干冷的蒙古高压和西伯利亚寒冷空气不断南侵,境内盛吹西北风和偏北风,气候干燥、寒冷、降水少。夏季(6—8月)多吹偏南风和东南风,气温高,降水量大且集中。
秋季(9—11月),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撤,西伯利亚、蒙古高压不断发展和增强南下,气压开始上升,气温逐渐下降,雨量也有所减少。春季(3—5月),西伯利亚、蒙古高压开始减弱,副热带高压增强,天气冷暖变化无常。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灵璧县
安徽灵璧县是哪个市
234200。根据查询邮编库官网信息显示,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邮编号为234200,前两位的23表示安徽省,第三位的4代表宿州市邮区,第四位的2代表灵璧县邮编,最后两位的00代表具体投递区域。
安徽灵璧县是宿州市。
灵璧县,别名霸王城、石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宿州市下辖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偏北,县境东临泗县,西连宿州市埇桥区,南接蚌埠市固镇、五河两县,北于江苏省铜山、睢宁两县接壤,辖区总面积2125平方千米。
好了,关于“安徽宿州灵璧天气”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安徽宿州灵璧天气”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