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气象爱好者_华东气象爱好者的微博
最近有些忙碌,今天终于有时间和大家聊一聊“华东气象爱好者”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江苏省气象局的历史沿革
2.华东地区24部新一代天气雷达有哪些?
江苏省气象局的历史沿革
1950年1月,华东气象区台在南京市中山北路西流湾(原国民政府中央气象局旧址)成立,同年搬至北极阁2号,为华东地区的气象业务领导中心。1953年1月,成立江苏省军区气象科,负责领导与管理全省军事系统及政府建制的气象台、站。
1953年8月,遵照中央军委、政务院关于军事系统气象部门转为政府建制的命令,原省军区气象科于10月移交给江苏省人民政府,作为省农林厅的内设机构。
1954年11月,省人民政府决定改设“江苏省人民政府气象局”。1958年以前,全省气象台站一直属垂直系统。1958年四季度起交由各级政府主管,气象业务由上级主管部门负责。
1963—1970年,全省各级气象台站实行业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
1971—1972年,省气象局又划归省军区领导。
1973年3月,经中央军委、国务院批准,气象部门重新划归政府,全省气象局、台、站同时划归当地政府领导。
198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央气象局关于全国气象部门实行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同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对全省气象部门进行调整,从1981年起地方气象部门实行省气象局与地、市、县政府双重领导,以省气象局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
1983年2月,国家气象局会同省政府对省气象局体制进行了调整,省气象局实行双重领导管理体制。既是中国气象局的下属单位,又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气象工作的职能部门,为正厅级建制。
华东地区24部新一代天气雷达有哪些?
获得天气资料的方法:气象局官网、天气预报APP、智能音箱、社交媒体等。1、气象局官网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气象局都会在其官方网站上提供天气预报和实时天气信息。通过访问官网,我们可以获取到当地的天气预报、气温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等详细数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气象局官网可能会有不同的网址,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来查找。
2、天气预报APP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许多人习惯使用天气预报APP来获取天气信息。这些 APP 通常会提供实时天气数据、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气温曲线图、紫外线指数、空气质量指数等。目前市面上有许多知名的天气预报APP,如AccuWeather、Weather Underground、小冰天气等。
3、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也可以帮助我们查询天气情况。只需通过语音指令,比如“今天天气怎么样”、明天会下雨吗”等,智能音箱就会通过互联网连接到天气数据源,为我们提供最新的天气预报信息。目前市面上有许多智能音箱品牌,如Amazon Echo Google Home、小爱同学等。
4、社交媒体
许多气象机构和气象爱好者会将天气信息发布到社交媒体上,比如微博、微信公众号、Twitter 等。关注这些账号,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发布的天气资料来获取最新的天气情况。此外,还有一些专门的天气预报账号,比如微博上的“微天气”、“中国天气网”等。
天气预报的内容
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地区或城市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阴晴雨雪、最高最低气温、风向和风力及特殊的灾害性天气。就中国而言,气象台准确预报寒潮、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出现的位置和强度,就可以直接为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服务。
天气预报是根据气象观测资料,应用天气学、动力气象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某区域或某地点未来一定时段的天气状况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它是大气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对人们生活有重要意义。
华东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即将告别“单兵作战”,从12月30日召开的上海区域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组网拼图及应用协调会上传出的消息,华东地区已建成的24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将在明年汛期前完成联网拼图,实现灾害性天气的连续警戒。
多普勒天气雷达是当前监测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尤其“擅长”捕捉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但是单部雷达只能看到半径200公里的范围,难以连续跟踪监测灾害性天气过程,为此80年代起,美、英、日等国先后进行了雷达联网拼图技术的研究,如美国的多普勒天气雷达网就提供每6分钟一次的分辨率为2公里的全国雷达拼图。
该项目完成后,华东地区的预报人员可以从这个雷达拼图上及时了解华东地区范围内降水系统的分布和演变情况,借助系统内地理分布查询技术,更可将灾害性天气发生的具体位置准确定位到乡镇街道,从而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上海区域新一代天气雷达网的效益,大大提高华东地区台风、暴雨、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报能力。与会的华东气象部门领导特别提出了雷达数据的海量存储问题,迫切需要在省际之间开通2兆宽带网,解决资料共享中的传输难题。同时达成一致共识,将以雷达拼图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尤其要加强技术层面的协作,以资料共享、科研项目联合申报、数值预报开发利用、大城市天气预警、人才建设等为切入点全面发挥区域中心作用。
好了,关于“华东气象爱好者”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华东气象爱好者”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