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策天气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空气质量

文章内容

广东降雨分布图_广东降雨在哪几个月份

zmhk 2024-06-04
广东降雨分布图_广东降雨在哪几个月份       对于广东降雨分布图的问题,我有一些经验和见解,同时也了解到一些专业知识。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1.分等因素的获取和分布规律2.广东地区年降雨量是多少3.广东省的地理简介4.广
广东降雨分布图_广东降雨在哪几个月份

       对于广东降雨分布图的问题,我有一些经验和见解,同时也了解到一些专业知识。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1.分等因素的获取和分布规律

2.广东地区年降雨量是多少

3.广东省的地理简介

4.广东省水分、热量、土壤条件的地域分布

5.降雨最多的省份排名

6.为什么广东的雨水总是这么多?这么潮湿呢?而其它的地方总是那么干旱呢?

广东降雨分布图_广东降雨在哪几个月份

分等因素的获取和分布规律

       广东省分等因素因子数据的获取来源包括:①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及珠江三角洲耕地地力调查成果;②水利和水文调查部门资料;③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④野外实地补充调查。下面根据广东省确定的分等因素逐一介绍各分等因素的获取和结果分布。

       (一)地形坡度

       1.地形坡度的获取

       从县(区)地形图中提取地形高程数据,通过GIS系统建立DTM,经与农用地分等单元图叠加,提取出各分等单元坡度属性。根据《农用地分等规程》的分等因素分级标准,广东省将地形坡度分为六级:一级,地形坡度<2°;二级,地形坡度2°~5°;三级,地形坡度5°~8°;四级,地形坡度8°~15°;五级,地形坡度15°~25°;六级,地形坡度≥25°。

       2.地形坡度分布概况

       广东省耕地主要分布在平坦和较平坦地区,其中地形级别为一级的农用地最多,占总面积的47.0%左右。珠江三角洲平原和潮汕平原70%以上的耕地地形坡度<2°,90%以上的耕地地形坡度<5°;全省耕地地形坡度二级的占24.3%左右,三级的占15.9%左右;8°以下的耕地占87.3%,8°~15°的占8.7%;15°~25°的占3.7%左右;≥25°的最少,只占了0.3%左右。≥15°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清远、河源、肇庆、茂名、云浮和韶关等山区(图3-14)。广东省各地级市耕地地形坡度等级面积分布如表3-7所示。

       图3-14 广东省耕地地形坡度分级面积比例图

       表3-7 广东省各地级市耕地地形坡度等级面积分布表

       (二)田面坡度

       1.田面坡度的获取

       根据各县(区)野外实地补充调查资料、农用地利用现状及土壤特性综合判读分等单元田面坡度。水田、水浇地、望天田、菜地均作为平地处理,只对旱地进行田面坡度分级。广东省田面坡度分为五级:一级,田面坡度<2°;二级,田面坡度2°~5°;三级,田面坡度5°~8°;四级,田面坡度8°~15°;五级,田面坡度≥15°。

       2.田面坡度分布概况

       广东省85.0%的农用地田面坡度为一级;二级的占9.9%;三级的占4.9%,主要分布在信宜、雷州、徐闻、乐昌、南雄等地,占当地耕地面积的20%左右;田面坡度四级的不到0.2%,零星分布在信宜、高要、阳西、新兴、乐昌、五华、平远、广宁、怀集、封开等山地(图3-15)。广东省各地级市耕地田面坡度等级面积分布如表3-8所示。

       图3-15 广东省耕地田面坡度分级面积比例图

       表3-8 广东省各地级市耕地田面坡度等级面积分布表

       续表

       (三)地下水位

       1.地下水位的获取

       根据实地调查资料和各地水文地质部门的地下水位分布图,结合分等单元土壤属性的校核,综合获取地下水位数据。土壤地下水位的活动直接影响土壤层次的发育和肥力的高低。低洼地土壤潜水层位高,土壤排水困难,往往造成田面积水,土壤通气性不好,还原性强,并产生还原性的毒害物质,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地下水位过深,往往水分不足,易造成干旱,如岗地。地下水位在0.6~1米之间,土壤干湿交替,有利于土壤物质更新和土壤层次发育。广东省将地下水位分为三级:地下水位距地表距离在0.6米以上,属于一级;介于0.3~0.6米之间的,为二级;小于0.3米的为三级。

       2.地下水位分布概况

       广东省75%左右的耕地地下水位为一级;二级的占19%左右;三级的不到7%,主要分布在海边田区、低围田区、洋田区的河流两岸和坑田区(图3-16)。广东省各地级市耕地地下水位面积比例分布如表3-9所示。

       图3-16 广东省耕地地下水位分级面积比例图

       表3-9 广东省各地级市耕地地下水位面积比例分布表

       续表

       (四)有效土层厚度

       1.有效土层厚度的获取

       有效土层厚度是指土壤剖面层次中与植物生长有密切联系的土层,是指土壤层和松散的母质层之和。一般说,1米以内的土层,可认为是有效土层,它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广东省有效土层厚度数据直接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及耕地地力调查结果中提取。根据《农用地分等规程》中分等因素的分级标准,广东省有效土层厚度共分为4个等级(有效土层厚度分级界限下含上不含):一级,有效土层厚度≥100厘米;二级,有效土层厚度60~100厘米;三级,有效土层厚度30~60厘米;四级,有效土层厚度<30厘米。

       2.有效土层厚度分布概况

       广东省平原区绝大多数农用地土层厚度都很深厚,完全能满足作物扎根生长的需要。只有山区、丘陵地区部分土种存在有效土层浅薄<100厘米的问题。广东省水稻土的耕作层厚度<13厘米、13~15厘米、>15厘米的大约各占1/3。耕层厚度15厘米以上的农用地主要分布在珠海、深圳和梅州,各占当地水稻土面积的45%以上;韶关、惠州、河源、汕尾、湛江地区较少,各占当地水稻土面积不到30%。广东省旱作土壤耕作层厚度较深,大多深达15厘米以上,如广州、湛江、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的旱作土壤耕作层厚度达15厘米以上的占该地区旱作土面积的56%以上;惠州、河源、汕尾等地的旱作土壤耕作层厚度浅薄,旱作土壤耕作层厚度不及13厘米的占该地区旱作土面积的59.8%,其他地区偏浅的亦达13%以上。自然土壤中,黄壤、红壤、赤红壤和砖红壤的土层较厚,50%以上属厚土层(>80厘米),属薄土层(<40厘米)的不到19%;石灰土和紫色土的土层较薄,只有26%~34%属厚土层。

       总体来说,广东省有效土层比较深厚的耕地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平原和潮汕平原地区,其中中山、珠海、汕头、广州、佛山等地有效土层厚度大于100厘米的分别占当地耕地面积的89.1%、88.8%、78.7%、67.4%和61.7%。广东省耕地有效土层厚度分级面积比例如图3-17所示。广东省各地级市耕地土壤有效土层厚度面积比例分布如表3-10所示。

       图3-17 广东省耕地有效土层厚度分级面积比例图

       表3-10 广东省各地级市耕地土壤有效土层厚度面积比例分布表

       资料来源:万洪富等著.广东省土壤资源及作物适宜性图谱.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

       (五)表层土壤质地

       1.表层土壤质地的获取

       表层土壤质地一般指耕层土壤的砂粘性,它影响土壤的耕性、保肥性、通气透水性等生产特性,是鉴别土壤肥力的标志之一。表层土壤质地可以通过土种属性判别和实地验证获取。土种分布图是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之一,通过将分等单元与土种分布图叠加,可以判读分等单元的土种属性,从而确定表层土壤质地类型。根据《农用地分等规程》中的农用地分等因素分级标准,广东省土壤质地分为轻壤/中壤/重壤、沙壤土、粘土、砂土、砾质土5个级别。

       2.表层土壤质地分布概况

       广东省水稻土质地多属壤土,其面积占全省水稻土面积的57.6%,其中韶关、梅州、汕头、潮州、揭阳、茂名和深圳等地所占面积较大,占当地水稻土面积的64.8%以上;质地偏粘的水稻土面积占全省水稻土面积的26.3%,其中达25%以上的有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汕尾、广州、江门、清远、湛江和珠海等地,佛山、中山和珠海的偏粘土壤最多,占当地水稻土面积的60%~80%;质地偏砂的水稻土占全省水稻土面积的16.1%,主要分布在惠州、汕尾、河源、湛江等地,占当地水稻土面积达24.5%以上。

       广东省旱作土质地48.4%属壤土,其中韶关、清远、广州、梅州、肇庆、云浮和深圳等地壤土面积均达54%以上;质地偏粘的旱作土不多,仅占16.2%,除佛山、中山和湛江以外,其余各地偏粘的旱作土面积不到20%;质地偏砂的旱作土占35.4%,面积达47%以上的有惠州、东莞、河源、汕尾、茂名、汕头、潮州、揭阳和珠海等地。全省的自然土壤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地,多由母岩发育而成,它们的质地与母岩种类有密切联系。如由花岗岩、页岩发育的土壤含砂量较多,质地较粗;由页岩、石灰岩、玄武岩发育的土壤含砂量较少,质地较粘,湛江地区多玄武岩分布,故自然土壤质地多是偏粘;滩涂土壤质地偏粘的较多。不同母质类型发育的土壤,其土壤质地有很大的差异。一般说来,三角洲和滨海冲积平原土质地较为粘重,以重壤至中粘为主,如西北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区的水稻土质地较粘重;河流冲积平原区及丘陵区水稻土质地较轻,以轻壤、中壤为主;页岩母质发育的土壤,石砾较少,以粉粒为主,其数量约占一半,其余是砂粒和粘粒;花岗岩母质发育的土壤,石砾较多;砂岩母质发育的土壤,砾石不多,颗粒的粗细介于页岩和花岗岩母质之间;由石灰岩、第四纪红土和玄武岩母质发育的土壤,质地较为粘重,多为重壤至粘土。广东省耕地表层土壤质地分级面积比例见图3-18。广东省各地级市耕地表层土壤质地面积比例分布如表3-11所示。

       图3-18 广东省耕地表层土壤质地分级面积比例图

       表3-11 广东省各地级市耕地表层土壤质地面积比例分布表

       (六)剖面构型

       1.剖面构型的获取

       通过土壤类型、典型土壤理化分析结果及地貌等要素综合分析判读,获取各县(区)农用地分等单元土壤剖面构型属性。广东省土壤剖面构型主要分为通体质地(包括通体壤、通体砂、通体粘以及通体砾)、夹层质地(包括砂/粘/砂、粘/砂/粘、壤/粘/壤、壤/砂/壤)和垫层质地(包括砂/粘/粘、粘/砂/砂、壤/粘/粘、壤/砂/砂)三类剖面构型。

       2.剖面构型分布概况

       广东省土壤剖面构型涉及以上三类剖面构型的14个种类,以均质质地剖面构型为最多,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9%以上。均质质地剖面构型中以“通体壤”最多,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8.0%,“通体粘”占9.1%;其次为垫层质地剖面构型,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6.6%,垫层质地剖面构型中以“壤/粘/粘”最多,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1.4%,“壤/砂/砂”占3.1%;夹层质地剖面构型最少,还不到全省耕地面积的5%,夹层质地剖面构型中“壤/粘/壤”占2.4%“,壤/砂/壤”占2.0%左右。耕作层种植条件优越,而且剖面构型较好的土地多分布在海拔较低、地势平坦的两大冲积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和潮汕平原)以及河谷平地中,而丘陵山地土地耕作层种植条件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其剖面构型一般较差。广东省各地级市耕地剖面构型组成见表3-12。

       表3-12 广东省各地级市耕地剖面构型面积比例分布表

       (七)有机质含量

       1.有机值含量的获取

       土壤有机质含量从各地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珠江三角洲耕地地力调查以及外业调查等资料获得。广东省土壤有机质含量主要分为5个等级(有机质含量分级界限下含上不含):一级,有机质含量≥3%;二级,有机质含量2%~3%;三级,有机质含量1%~2%;四级,有机质含量0.6%~1%;五级,有机质含量<0.6%。

       2.有机值含量分布概况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反映土壤养分状况、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广东省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35%,以自然土壤略高一些(2.52%),水稻土次之(2.45%),旱地土壤较低(1.49%)。

       广东省水稻土有机质含量>3.0%的占水稻土面积的26.8%,2.0%~3.0%的占44.0%,1.0%~2.0%的占26.8%,小于1.0%的占3.7%,全省水稻土有机质含量总体属中上水平。由于全省各地水稻土的成土母质不同,各地水稻土的有机质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广东省水稻土的成土母质主要是坡积残积物、洪积冲积物、宽谷冲积洪积物、河流冲积物、三角洲沉积物和滨海沉积物等。其中,三角洲沉积物和宽谷冲积洪积物等母质发育形成的水稻土,由于其质地粘重,对有机质的积累有利,故有机质含量较高;坡积残积物和洪积冲积物等母质形成的水稻土,由于山顶泥沙随洪水冲刷而堆积于山坡,质地较砂,细小的有机物随流水向下冲积,故有机质含量较低。佛山、中山、珠海等地的水稻土大多由三角洲沉积物和滨海沉积物母质发育而成,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平均含量达2.82%以上;而汕头、潮州、揭阳、惠州、东莞、汕尾和湛江等地的水稻土大多是三角洲沉积物、洪积物和浅海沉积物等母质发育而成,土壤质地多为砂壤或壤土,较少粘壤土,这些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地面积仅占20%左右,尤其是汕头、潮州、揭阳和湛江,有机质含量<2%的面积占50%左右。不同种类的水稻土有机质差异较大,水稻土有机质含量顺序为潜育型>咸酸性>盐渍型>潴育型>漂洗型>渗育型>淹育型水稻土,依次递减。

       全省旱作土有机质含量>3.0%的占旱作土总面积的8.3%,有机质含量2.0%~3.0%的占19.8%,有机质含量1.0%~2.0%的占36.8%,有机质含量小于1.0%的占35.1%。全省旱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2%的占旱地土壤总面积的71.9%,由此可以看出,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甚至缺乏。各地旱地土壤由于成土母质不同,有机质含量有一定的差异。湛江、惠州、汕尾、东莞、韶关、河源、清远等地的旱地土壤面积较大,但土壤有机质含量不高,平均含量>2.0%的面积占各地旱地土壤面积的9%~19%,<1.0%的面积均占各地旱地土壤面积的50%以上;汕头、潮州、揭阳等地的旱地土壤面积不大,土壤有机质含量>2.0%的面积占各地旱地土壤面积的3%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1.0%~2.0%的占30%以上,有机质含量<1.0%的占60%以上。不同种类的旱作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大,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顺序为菜园地>基水地>黄泥地>红泥地>潮砂泥地>赤红地>牛肝地>滨海砂泥地,依次递减。

       全省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3.0%的占自然土壤总面积的27.9%,有机质含量2.0%-3.0%的占29.4%,有机质含量1.0%-2.0%的占28.6%,有机质含量<1.0%的占14.4%。由此可以看出,全省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属中上水平。各地自然土壤由于成土母质不同,有机质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地处中亚热带的韶关、清远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2.0%的面积占各地自然土壤面积的75%以上,<1.0%的面积仅占10%左右;地处南亚热带的肇庆、云浮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2.0%的面积占当地自然土壤面积的70%左右,1.0%~2.0%的占20%左右,<1.0%的面积不到10%;地处热带的雷州半岛地区(湛江市)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2.0%的面积占当地自然土壤面积的30%左右,1.0%~2.0%的占40%左右,<1.0%的面积占30%左右。可以看出,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北向南逐渐降低。不同种类的自然土壤有机质差异较大,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为山地草甸土>黄壤>石灰土>红壤>赤红壤>紫色土>砖红壤,依次逐渐降低。

       全省滩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17%,有机质平均含量>2.0%的滩涂面积占滩涂总面积的58.8%,有机质平均含量1.0%~2.0%的占16.6%,<1.0%的占24.6%。滩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酸性硫酸盐土(林坦)>滨海沼泽盐土(草坦)>滨海潮间盐土(泥坦)>滨海盐土>滨海砂土,依次逐渐降低。

       具体各地级市水稻土与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状况见表3-13。

       表3-13 广东省各地级市水稻土与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状况表

       资料来源:广东省土壤普查办公室编著.广东土壤.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八)pH值

       1.pH值的获取

       广东省土壤pH值主要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典型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获得。广东省土壤pH值主要分为5个等级:一级,pH值6.0~7.9;二级,pH值5.5~6.0、7.9~8.5;三级,pH值5.0~5.5、8.5~9.0;四级,pH值4.5~5.0;5级,pH值9.0。

       2.pH值分布概况

       广东省土壤pH值平均为5.7,其中水稻土平均值为5.8,旱地为5.9,自然土壤为5.2,全省土壤大部分属酸性。从表3-14中可以看出,全省土壤pH值6.5以下的耕地面积占93.92%,其中又以pH值4.5~5.5和pH值5.5~6.6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55.9%和37.63%;pH值<4.5的强酸性、pH值>7.5的碱性以及pH值6.5~7.5的中性耕地土壤面积不大,仅占6.47%,其中pH值<4.5的强酸性耕地土壤最少,仅占全省耕地面积的0.39%。

       表3-14 广东省耕地土壤pH值等级面积比例分布表

       续表

       从地域分布来看,土壤pH值6.5以下的耕地以潮汕地区、惠州、汕尾、河源、肇庆、东莞、深圳、梅州、阳江、广州等地所占面积比例最大,这些地区土壤多是酸性母岩风化,由洪积和河流冲积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居多;珠海、中山的中性耕地土壤所占面积最大,分别占当地耕地土壤面积的81.26%和31.87%,这些地区的耕地土壤多是由珠江三角洲冲积母质发育而成,一些是因受海水影响而富含盐分的咸田;碱性耕地土壤主要分布在清远和韶关地区,分别占当地耕地土壤面积的17.04%和15.43%,这些地区地处石灰岩地区,受石灰岩母岩的影响或因施用石灰过多所致。

       属于酸性的旱地土壤主要有:①赤红地、赤土地和赤泥地,主要分布在湛江地区的丘陵台地上;②红泥地、赤红泥地和黄泥地,分布较广泛;③碳质黑泥地,主要分布在湛江、茂名地区;④潮砂泥地,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及下游冲积阶地。属于碱性和中性的旱地土壤主要有:①红火泥地,多为中性或弱酸性,主要分布在英德、阳山、乐昌、连州、翁源、罗定、清新北部等石灰岩地区;②碱性牛肝地,主要分布在南雄、始兴、从化、连山、阳山、乐昌、五华、兴宁、梅县等红岩盆地中丘陵缓坡麓;③滨海砂地和滨海泥砂地,多呈中性或弱酸性。此外,基水地和菜地由于受母质和人工高度熟化的影响,土壤也以中性或弱酸性居多。

       (九)灌溉保证率

       1.灌溉保证率的获取

       灌溉保证率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图斑地类、当地水利部门资料以及外业调查等资料获取。灌溉保证率是评价农用地质量极为重要的指标之一。依据灌溉水源和灌溉设施的条件,灌溉保证率分为4个级别:一级,充分满足,包括水田、菜地和可随时灌溉的水浇地;二级,基本满足,有良好的灌溉系统,在关键需水生长季节有灌溉保证的水浇地;三级,一般满足,有灌溉系统,但在大旱年不能保证灌溉的水浇地;四级,无灌溉条件,包括旱地与望天田。

       2.灌溉保证率分布概况

       广东省水浇地面积有37090.06公顷,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21%,主要分布在湛江、广州、江门和汕尾等地;旱地和望天田面积876627.64公顷,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28.66%,主要分布在湛江、清远、阳江、韶关和茂名等地,尤以湛江为最,55%的耕地为旱地和望天田;灌溉水田和菜地面积2144635.91公顷,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70.13%。因而,按照级别划分,广东省理论上应有70%以上的耕地灌溉保证率为一级,28.66%的耕地无灌溉条件,少于1.2%左右的耕地灌溉保证率为二级和三级。但是实际上,由于灌溉设施的破坏、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和水质性缺水,并不是所有的水田和菜地都能充分满足灌溉要求,例如雷州半岛地区198064.30公顷的水田,由于常年干旱、地下水位较深、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等原因,近70%得不到充分灌溉。再加上有些地方的菜地是由丘陵旱地改造而成(例如深圳80%的菜地为丘陵旱地改造),造成实际上全省灌溉保证率为一级的耕地面积占灌溉水田面积的81%左右,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0%左右,主要分布在全省河流两岸和灌溉水源附近;灌溉保证率为二级和三级的耕地分别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4%和5%左右;灌溉保证率为四级的占22%左右,与旱地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图3-19)。

       图3-19 广东省耕地灌溉保证率级别面积比例图

       (十)排水条件

       1.排水条件的获取

       排水条件一般是根据各地水文地质单位的地下水位分布图获取。没有水文调查资料的,可收集农田水利资料,结合野外实地调查结果、地貌特征和土种资料综合判断。排水条件是指受地形和排水体系共同影响的雨后地表积水状况。参照《农用地分等规程》的规定,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将广东省农用地分等排水条件因素分为4个等级(分级界限下含上不含):一级,有健全的干、支、斗、农排水沟道(包括抽排),无洪涝灾害;二级,排水体系(包括抽排)基本健全,丰水年暴雨后有短期洪涝发生(田面积水1~2天);三级,排水体系(包括抽排)一般,丰水年大雨后有洪涝发生(田面积水2~3天);四级,无排水体系(包括抽排),一般年份在大雨后发生洪涝(田面积水≥3天)。

       2.排水条件分布概况

       从广东省各地级市耕地排水条件面积比例分布表(表3-15)可以看出,地处丘陵山地的粤北、粤中南、粤西南以及地下水位很低的雷州半岛地区的耕地一般排水条件良好,地处滨海台地、平原低洼地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珠江三角洲平原、潮汕平原地区和粤东沿海地区的耕地排水条件较差。

       表3-15 广东省各地级市耕地排水条件面积比例分布表

       资料来源:万洪富等著.广东省土壤资源及作物适宜性图谱.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

       (十一)限制性因子

       根据广东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情况,受障碍层次、地表岩石露头状况、土壤盐渍化程度影响的土壤类型数量极少,分布零星。受岩石露头影响的有耕型石灰土、耕型紫色土,受障碍层影响的有石灰田(有石灰板结层的)、白鳝泥田(白浆土层)等,受盐渍化程度影响的有酸性硫酸盐盐土、咸田、咸酸田。

       限制性因子通过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和实地核查来获取。根据其对耕地种植作物的影响程度,在0.4-0.8区间内取值修正。

       1.土壤障碍层

       土壤障碍层指在耕层以下出现的阻碍作物根系伸展或影响水分渗透的层次,如潜育层、侧渗层、铁子层、白浆层、石灰板结层、粘土磐和铁磐层等。根据其距地表的距离分为轻、重两种影响程度(轻:30~60厘米;重:<30厘米。修正系数范围:0.4~0.8)。受障碍层影响的土种有石灰田(有石灰板结层的)、白鳝泥田(白浆土层)等。受障碍层影响的地区主要有阳山、连州、新丰、翁源、连州、罗定、新兴、郁南、云安等,因石灰板结和铁盘层的存在造成,占当地耕地面积比率较小,比例从0.12%到3.4%不等。

       2.地表岩石露头状况

       地表岩石露头是指基岩出露地面,干扰耕作。根据对耕作的干扰程度可分为轻、中、重3种影响程度(轻:岩石露头之间的间距为35~100米,已影响耕作;中:岩石露头之间的间距为10~35米,能进行非机械化耕作;重:岩石露头之间的间距为3.5~10米,进行非机械化耕作。修正系数范围:0.4~0.8)。受岩石露头影响的耕地主要分布在粤北的石灰岩地区,涉及阳山、乐昌、始兴、乳源、连南等县(市),分别占当地耕地面积的50%、24%、11%、9%和8%。

       3.土壤盐渍化程度

       广东省盐化土壤为滨海盐土、酸性硫酸盐盐土以及盐渍型和咸酸型水稻土。土壤盐渍化程度一般依据土壤中易溶盐盐分含量及其与作物生长的关系,划分为不同的盐化度。盐化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种程度。修正系数范围是0.4~0.8。受盐渍化影响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汕头、汕尾的海丰、陆丰、珠海、阳江、江门、东莞等滨海地区。

广东地区年降雨量是多少

       中国的气候分布图如下:

       中国气候分布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热带季风

       包括台湾省的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和西双版纳等地。年积温>=8000℃,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5℃,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不低于5℃,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不低于0℃,终年无霜。

       2、亚热带季风

       中国华南大部分地区和华东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在4500--80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0--15℃,是副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夏季气温相当高(侯平均气温>=25℃至少有6个侯,即30天),冬季气温相当低。

       3、温带季风

       中国华北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3000--45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8--0℃、夏季侯平均气温多数仍超过22℃,超过25℃的已很少见,属于比较温暖凉爽的。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等原因,华北南部地区频频出现高温天气,但平均气温仍不超过25℃。

       4、高原山地

       中国青藏高原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年积温低于2000℃,日平均气温低于10℃,最热的气温也低于5℃,甚至低于0℃。气温日较差大而年较差较小,但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

       5、温带大陆性

       广义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狭义的概念将湿润的后者除外,中国大部分北纬40°以北的内陆地区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些地区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间,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很大,如我国新疆。

       6、热带雨林

       中国南沙群岛属于这种类型的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丰沛,年平均气温28到30度,年降水量2800毫米以上。

       2、中国地理的区域划分以及所属省份

       中国一般分为七大地理地区:

       1、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2、华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台湾省);

       3、华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

       4、华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5、华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6、西南(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

       7、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广东省的地理简介

       广东是全国降水最丰沛的地区之一,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1500~2000mm之间,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在1350~2600毫米之间,年平均雨日114至187天。全省有三个多降水中心和四个少降水区域。全省年降水量三个在2000mm以上的最大值中心,一个位于恩平、阳春、阳江、上川岛、斗门一带,恩平的年雨量高达2548.3mm,为全省之冠,阳春、阳江、叮岛和斗门的年雨量分别为2385.0mm、2252.7mm、2129.4mm和2271.8mm;第二个中心位于海陆丰、普宁和揭西一带,海丰的年降水量达2381.9mm,陆丰为2006.1mm,普宁和揭西分别为2115.2mm和2147.0mm;第三个位于佛冈、清远和龙门附近,佛冈的年雨量达2210.4mm,清远为2200.0mm,龙门为2188.0mm。四个少降水区域是罗定盆地、兴梅盆地、南澳和雷州半岛南部,年平均降水量都在1500毫米以下。

广东省水分、热量、土壤条件的地域分布

       地理位置:广东省,是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的一个省份,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全境位于北纬20°09ˊ~25°31ˊ和东经109°45ˊ~117°20ˊ之间。以岭南东道、广南东路得名,简称“粤”,省会广州,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区域,下辖21个地级市(其中副省级城市2个),119个县级行政区(60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6个县、3个自治县) ?。

       自然地理:1、广东省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是中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2、广东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2500毫米之间,全省平均为1777毫米。降雨的空间分布基本上也呈南高北低的趋势。

       3、广东省山脉大多与地质构造的走向一致,以北东―南西走向居多,如斜贯粤西、粤中和粤东北的罗平山脉和粤东的莲花山脉;粤北的山脉则多为向南拱出的弧形山脉,此外粤东和粤西有少量北西―南东走向的山脉;山脉之间有大小谷地和盆地分布。

       人文地理:广东省在语言风俗、传统、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风格,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

       1、通行粤语、客家语和闽语,而且粤、客两大方言的中心都在广东 。

       2、广东省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社会、文化最开放的省份,居粤的外国人士达百万。

       3、自1989年起,广东国内生产总值在中国30个省市中,连续占居第一位 ?。广东省已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 ,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8,并超越香港和台湾,成为中国经济规模最大,经济综合竞争力 ?、金融实力最强省份 ?,并已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地图:

降雨最多的省份排名

       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年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但省内各地年降雨量分布仍有不小的差别。以海丰、陆丰、清远、佛冈、阳江、阳春为中心的多雨区,年降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以潮汕平原、西江谷地、兴梅盆地、雷州半岛为中心的少雨区,年降雨量只有1500毫米左右,特别是雷州半岛雨水较少,其中徐闻年降雨量只有1364毫米。广东省各地年内雨量季节分配也极不均匀,每年4~9月为雨季,集中了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10月至次年3月为干季,降水量只有全年的20%。在全省范围内,暴雨日数近60天,1/3的暴雨出现在5~6月。夏秋之际受台风影响,也常有大雨和暴雨。

       广东省是全国除海南省之外夏季最长、热量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年辐射平衡数值北部为54千卡/平方厘米,依次向南递增,达到65千卡/平方厘米。全省除粤北连山外,绝大部分地区日温≥10℃的连续积温都在6000℃~8000℃以上,10℃的持续期一般超过300天。夏季气温高,又是降水集中的季节,雨量充沛,雨季持续时间长。雨热同季,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广东省水热资源十分丰富,全省大部分地区都能满足双季稻加冬种的一年三熟耕作制。

       广东省地处低纬,地势北高南低,面临南海,地跨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及北热带。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土壤形成机理以脱硅富铝作用为主。由北而南相应形成红壤、赤红壤、砖红壤水平地带分布的铁铝土土纲系列。该三类地带性土壤的分布界带走向大致如下:

       红壤是中亚热带典型的地带性土壤,分布于广东省北纬24°~24°50′之北地区,其南界大致从怀集县蕉中区双髻山至泰来、中洲、风岗,广宁县的赤坑、北市,英德市的横石水、大镇、沙口、八宝山、大湾、岩背,翁源县的南甫、江尾、六里、三华、翁城、新江,龙川县的新田、赤岩、车田,和平县的贝墩、优胜、合水,连平县的高莞、油溪,河源市的半江,兴宁市的罗岗,平远县的石正,蕉岭县的新布、蕉城、梅州市的松口,大埔县的三河、大东等地以北,该地带年均温度在17℃~21℃之间,最冷月平均温度在7℃~12℃之间,极端最低温-3.6℃~6.9℃,冬季低温霜冻常出现于此。夏季闷热,最热月平均温度在26℃~29℃之间,极端最高温可达40℃以上。该带内番薯不能越冬,热带水果如荔枝、龙眼、木瓜、香蕉等难以正常生长越冬。

       赤红壤带位于广东省中部,北回归线横贯省境中部。赤红壤是南亚热带典型的地带性土壤,本带北部与红壤带南界相接,南与砖红壤相邻,其界线位于北纬21°30′~22°附近,大致西起廉江县的安铺、铺岭、平坡、圹、吉水、白藤,化州市的新安、官桥、镇安,高州市的石鼓、高州县城南端,电白县的羊角、下垌、观珠、大衙、电城、麻岗、岭门,阳江市的儒洞连线以北。该带处于北回归线的南北,是热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热量较中亚热带丰富,年均温20℃~23℃,最冷月平均气温10℃~15℃,极端最低温可达0℃。最热月平均温28℃~29℃。本带内番薯能越冬,热带水果荔枝、龙眼、香蕉、木瓜、菠萝普遍生长正常。局部避寒的地方可以种植橡胶、胡椒、咖啡等热带作物。

       砖红壤是热带典型的地带性土壤,分布于赤红壤南界以南的雷州半岛的低丘台地和沿海部分岛屿,地处热带北部。年均温23℃~24℃,最冷月平均气温15℃~18℃,极端低温多年平均在5℃左右,最热月平均气温28℃~29℃。在本带内,多年生热带作物基本能全年正常生长,如剑麻、香茅、菠萝、番薯,可冬种玉米,橡胶、咖啡、胡椒等在背风地可正常生长。

       (一)粤北山地丘陵区

       其南界从封开——广宁——阳山——英德——翁源——新丰——和平——连平——龙川——兴宁——梅县——梅州——大埔,基本与56千卡辐射平衡等值线和日温≥10℃年积温7000℃等温线走向一致,也基本与土壤分布相吻合。该二级区土壤为黄红壤,纬度高,海拔高,春暖迟,秋寒早,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6℃~20℃,一月份平均气温8℃~10℃,极端最低气温-5℃,≥10℃年积温为6000℃~7000℃,水稻安全生育期比省内其他地区少,为220~240天。双季稻季节紧,越往北、越进大山区越明显。气候垂直差异也较大,部分高寒山区仅能栽种一季中稻,带内红薯不能越冬。本区年降雨量1400~180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4~9月,秋旱比较突出,石灰岩地区(主要分布在本区)的干旱现象更为严重。本区标准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水田以双季稻为主,高寒山区水稻大多一年一熟,旱作一年两熟是春花生加秋甘薯。

       (二)粤中南丘陵区

       以粤北山地区的南界为北界,其南界从信宜——阳春——新兴——高要——四会——清远——佛冈——龙门——河源——紫金——陆河——揭西——丰顺——饶平,基本与58千卡辐射平衡等值线和日温≥10℃年积温7500℃等温线走向一致。该二级区土壤以赤红壤为主,该带处于北回归线的南北,是热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热量较中亚热带丰富,年均温20℃~23℃,最冷月平均气温10℃~15℃,极端最低温可达0℃。最热月平均温28℃~29℃。≥10℃年积温为6800℃~7600℃,无霜期长达330~347天;年降雨量1300~1800毫米,年日照数1700小时以上。红薯可越冬,一年三熟制是双季稻加一季红薯。

       (三)潮汕平原区

       位于粤东地区,包括汕头、潮阳、澄海、南澳、揭阳、揭东、惠来、普宁、潮州、潮安等地。本区土壤为赤红壤带,气候特点为夏无酷暑,冬季温和,夏雨冬干显著。年平均气温21.0℃左右,一月日均温12℃以上,极端最低气温-2.7℃,一般均在0℃以上,寒潮影响少,无霜期长达345~365天,霜冻极少而轻。≥10℃年积温为7800℃,年降雨量1800毫米左右,集中在2~9月。本区热量丰富,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20~130千卡/平方厘米,年辐射平衡值达62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数1900~2400小时。虽地处沿海,但在省内各沿海地区中,受台风袭击和影响的频率最低。本区平原由韩江、榕江、练江下游冲积而成,是省内第二大平原,区内农业生产集约程度高,是省内著名的农业高产区。标准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以双季稻连作冬种三熟制为主,冬种作物主要为冬甘薯、蔬菜等。

       (四)粤东沿海丘陵台地区

       包括惠州、惠东、惠阳、汕尾、陆丰和海丰等地。本区地势北高南低,丘陵多集中于北部,南部为滨海台地。本区土壤为赤红壤带,气候特点为全年温度较高,冬季寒潮影响不大。年平均气温 22.0℃以上,极端最低气温 3℃以下的持续日数一般只有 2 天,全年无霜冻,甘薯可安全过冬。≥ 10℃年积温为 7400℃~ 7700℃。年降雨量 1800 毫米以上,惠东、海丰年降雨量高达2300 毫米,是全省暴雨中心之一,洪涝灾害严重。盐渍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本区。本区标准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轮作制度较为复杂,有双季稻连作冬种,水稻-甘薯、花生-水稻等水旱轮作,甘薯四季皆可种植。

       (五)珠江三角洲平原区

       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包括深圳、广州、佛山、珠海、中山、江门等地级市的全部和惠州的博罗,由西江、北江、东江冲积而成,是我国南亚热带地区最大的平原。本区土壤为赤红壤带,地处南亚热带,背山面海,受海洋季风影响,全年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 20℃~ 22℃,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13℃以上,基本无冻害。≥ 10℃年积温为 7500℃~ 8000℃,年降雨量为 1800 毫米左右。区内河网密布,河流面积约占 5%,有大量的客水可利用。温暖多湿的气候条件,作物可一年三熟,目前区内除江门地区和博罗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外,其他地区农业生产主要以花卉、蔬菜、桑鱼等经济作物为主。桑基鱼塘是本区的一大农业生产特点。

       (六)粤西南丘陵地区

       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包括阳江、阳东、阳西、茂名、高州、电白和化州等地。本区地处热带、亚热带过渡地带,靠山面海,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海域俱有。本区土壤为赤红壤与砖红壤带的过渡带。本区地处低纬地区,热带、亚热带分界线贯穿中部,热量仅次于海南和雷州半岛。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 120.71 千卡 / 平方厘米,年辐射平衡值达 62 千卡 / 平方厘米左右,年日照数 1953 小时。年平均气温在 22℃以上,≥ 10℃年积温为 7500℃~ 8200℃,持续期290 ~ 330 天。年降雨量 1300 ~ 2300 毫米,集中在 4 ~ 9 月,河流有鉴江、漠阳江两个流域。从水、热的综合优势看,比雷州半岛为好。本区标准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轮作制度较为复杂,有双季稻连作冬种,水稻-甘薯、花生-水稻等水旱轮作,甘薯四季皆可种植。

       (七)雷州半岛丘陵台地区

       位于广东省最南端,包括湛江、吴川、遂溪、廉江、徐闻和雷州。本区土壤为砖红壤带。本区地处热带北缘,三面环海,属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暖,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在 22℃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亦有 15℃~ 16℃。全年基本无霜。≥ 10℃年积温为 8100℃~ 8400℃,年日照数1800~2234小时。年降雨量1360~1770毫米,在全省平均值之下,降雨集中在4~9月,且蒸发量 1900 ~ 2500 毫米,超过降雨量,土壤渗漏多。该区地下水层深,水量中等,且被厚大的玄武岩覆盖,地下水资源利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是省内最干旱地区,十年有六年春旱。全区旱地面积大,旱地比例占 50% 以上。由于春旱,早稻缺水面积占水田面积的 65% 左右。尽管该区拥有全省最丰富的热量,但由于干旱和台风的影响,该区的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的威胁,粮食产量水平处于全省中下水平。本区农业结构复杂,标准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由于旱地面积大,主要以旱作为主,除坑垌田以水稻为主外,台地以甘蔗、红薯、花生等为多。

为什么广东的雨水总是这么多?这么潮湿呢?而其它的地方总是那么干旱呢?

       降雨最多的省份排名,从1到5分别是:广东省、福建省、台湾省、海南省、四川省。

       1、广东省:

       广东省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是全国光、热和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且雨热同季,降水主要集中在4-9月。由于其地处南海之滨,气候湿热,降雨温度都比较高,因此广东省的降雨量位列中国各省之首。广东省的粤西地区的地级市中,阳江市是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2、福建省:

       福建省靠近北回归线,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全世界亚热带气候的共同特点是气温较高,气候干燥,降雨量非常丰富。福建省的平均年降雨量约为1500mm-2000mm之间,其中夏季降雨量最大。根据参考内容,福建省的年降雨量在2016年超过了其他所有省份,达到了2503.3毫米的降水量,排名全国所有省份的第一名。因此,可以说福建省在下雨最多的省份。

       3、台湾省:

       台湾省地处亚洲东南海岸地带,靠近菲律宾海和东海,气候温暖湿润,由于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交界处,因此台湾省的降雨量很大。台湾省的平均年降雨量约为2000mm左右,其中最大的降雨量出现在5到6月份。台湾岛的山脉南北绵延,位于基隆南面、基隆河发源地的迎风高地上的火烧寮,是我国降雨最多的地方,平均年降水量是6500毫米,被称为中国的“雨极”。

       4、海南省:

       海南省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2600毫米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1639毫米,有明显的多雨季和少雨季。每年的5~10月份是多雨季,总降水量达1500毫米左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90%,雨源主要有锋面雨、热雷雨和台风雨,每年11月至翌年4月为少雨季节,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0~30%,少雨季节干旱常常发生。

       5、四川省:

       四川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该区2013年气温较高,年均温12~20℃,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早寒午暖,四季不明显,但干湿季分明。降水量较少,2013年有7个月为旱季,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90%集中在5~10月。云量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日照多为2000~2600小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广东省百度百科-福建省

2020广东地理中考知识大全

       广东省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是中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广东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2500毫米之间,全省平均为1777毫米。降雨的空间分布基本上也呈南高北低的趋势。

       广东境内主要河系为珠江的西江、东江、北江和三角洲水系以及韩江水系,其次为粤东的榕江、练江、螺河和黄岗河以及粤西的漠阳江、鉴江、九洲江和南渡河等独流入海河流。

       洪涝和干旱灾害经常发生,台风的影响也较为频繁。春季的低温阴雨、秋季的寒露风和秋末至春初的寒潮和霜冻,也是广东多发的灾害性天气。

扩展资料

       1、金属资源

       广东为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之乡,全省己找到矿产116种,探明储量的有88种。其中高岭土、泥炭土、冶金用脉英石、水泥用粗面岩、锗、碲的储量列中国第一位,银、铅、铋、铊、铀矿、独居石、磷钇矿、玻璃用砂、油页岩、饰面用大理岩和辉绿岩列第二位。?

       2、生物资源

       广东动植物种类繁多。属于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的有桫椤、银杉和虎颜花3种,属于Ⅱ级保护的有白豆杉、水杉、野荔枝和观光木等24种。被列入国家Ⅱ级保护的动物有华南虎、云豹、熊猴和中华白海豚等22种,列入Ⅱ级保护的有金猫、穿山甲、猕猴和白鹇(省鸟)等95种。?

       3、海洋资源

       广东海洋资源十分丰富。远洋和近海捕捞以及海洋网箱养鱼和沿海养殖的牡蛎、虾类等海洋水产品。雷州半岛的养殖海水珍珠产量位于中国首位。

       百度百科-广东

       1. 地理小中考知识大全

        地理小中考知识大全 1.地理考试知识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都 指示东西方向。赤道 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

       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

        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

        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6、五带的划分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与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

        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8、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10、世界海陆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

        大部分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

        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11、陆地地形 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山地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

        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欧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较简单,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14、气温的变化 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

        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15、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

        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17、降水的季节变化 全年多雨区:在赤道附近地带各月。

        2.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地理:作为一门学科,学法上有着与其他学科许多共同点。

        如:科学的学习态度;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等;同时还有它独特的学法。其实我们一直强调的就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思维方法。

        一、地理学习的灵魂——地图的利用 1、学会分类地图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景观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漫画图、地理数据图、地理结构图、地理等值线图等。 2、学会读图①先读图的主题②看清图例③注意细节④联系实际 3、学会变图①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②图文转换 4、学会用图①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②用图记忆 中国地理:可看这几方面的地图,即: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气温、降水量)、中国水系图、中国资源图(森林、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等)、中国农作物分布图、中国工业分布图、中国人口、民族、城市、商业中心图、中国交通图、中国自然保护区图等。

        逐一看图、记图,甚至画图,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就掌握了。 学习世界地理: 1、要在十条线上下功夫(五条经线、五条纬线)。

        2、找出十条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3、在经纬度跨度不超过十度范围内描一幅轮廓图,说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并问一个为什么?这样你会发现你开始“脑”中有“图”,“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

        二、地理学习的支柱——教材的理解 1、依纲据本,掌握地理原理、规律 ①先将书读厚:在书上作读书笔记,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点 ②再将书读薄: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 2、利用课本,学会举一反三 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3、利用课本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如: 区域地理(大洲或国家):位置、范围、人口、地形、气候、河湖、资源、工农业、交通、城市。

        相信经过努力,同学们一定会喜爱地理并学好地理的。总之,是个积累的过程,你了解的越多,学习就越好,所以多记忆,选择自己的学习方法。

        祝学习成功。

        3.初中地理知识总汇

        初中地理知识总汇1、九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冥王绕外边; 唯有地球生物现,温气液水是由缘①。

        ①温,适宜的温度。气,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2、地球特点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 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

        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 东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4、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昼夜更换。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5、地球五带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 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①。①温,指温度。

        6、地图辨方向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 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 纬线指南北,东西经线圈。

        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 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 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7、大洲和大洋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 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 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 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 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洋以洲为界,洲以洋分野。 太平洋为四洋首,位于亚澳两美间。

        大西洋西南北美,东岸临界欧与非。 印度洋临亚非澳,南部三洋水相连。

        北冰洋面为最小,亚欧北美三洲环。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①。

        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②;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③; 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④; 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 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①洋,大洋洲。两美,南美洲和北美洲。

        南,南极洲。②乌拉,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

        高加,高加索山脉。③苏伊运河,苏伊士运河。

        ④巴拿运河,巴拿马运河。10、七大洲地形(1)亚洲亚洲地形杂,中高四周洼。

        冲积平原广,山地高原大。 江河放射流,水资源可夸。

        (2)欧洲半岛缘海多,形体分节肢; 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 地形平原主,海拔倒第一。(3)北美洲东部高原联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

        东西相间高大陆,世称湖海在其间。(4)南美洲安第斯山雄踞西,东部平原高原区。

        地形多为世界最,高原平原列首位。西部山脉为最长,亚马逊河流域广。

        热带雨林居世首,草原要数潘帕斯。(5)非洲平均海拔六百米,号称大陆高原洲, 东部高原连一体,西部沙漠平原有。

        (6)大洋洲面积小,分两区, 一大陆,二岛屿。 大陆东西高,中部是盆地。

        (7)南极洲四周环三洋,多年冰雪积; 超过二千米,海拔数第一。11、海底地形浅海大陆架,外缘大陆坡; 洋盆海沟岭,洋底不可测。

        12、地形变化地形变化,内外力加。 沧海桑田,内部力大;板块运动,拉伸挤压, 断层褶皱,出现高洼;火山地震,板块缘发。

        外部力量,不可轻它;风浪水冰,侵蚀变化, 天长日久,削高填洼。13、天气和气候天气:短时阴晴雨雪冷热风 气候:多年平均春夏和秋冬14、气温分布规律气温分布有差异,低纬高来高纬低; 陆地海洋不一样,夏陆温高海温低,地势高低也影响,每千米相差6℃。

        9 回复:地理记忆顺口溜(超全~~感谢司马老师)15、地球变暖危害大气污染,地球变暖; 冰川融化,沿海被淹。 采取措施,刻不容缓。

        16、风的形成温高气上升,低压下形成; 气自高压来,流动形成风。17、地球气压带高气压带四,低气压带三: 南北五度间,高温气上翻,赤道低气压,降水造方便; 南北三十度,气流下偏转,副热高气压,少雨常干旱; 极地气压低,靠近两极点;南北六十度,副极低压然。

        18、地球风带气压带相隔,风带共有六: 信风赤道搂,东风两极出,南北西风带,四十、六十度19、降水形成条件空汽饱,气温降; 凝结核,相碰撞; 体重加,雨雪降。20、降水分布规律赤道热,降水多: 两极寒,降水难。

        回归线,分西边; 陆西岸,副高带,信风吹,降水亏; 陆东岸,季风故,气候温,降水富。 中纬度,居内部; 距海远,气候干。

        21、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气候因素,四个方面兼顾; 纬度位置第一,赤道两极悬殊;其次要看海陆,远海夏季干酷; 地形也很重要,高寒背风雨勿;洋流不可低估,暖流到来水富22、陆地自然带分布与特征地表气候不一般,植被动物随着变。九自然带分布谈,热温类型各有三;亚寒苔原冰原带,另外高山垂直变。

        热带雨林赤道边,高温多雨树参天; 猩猩猿猴时常现,河马大象不少见。热带草原夹两边,非洲南美最广泛; 干湿两季南北反,稀树密草动物欢;狮犀斑马长颈鹿,干季向着水草迁。

        热带沙漠回归线,非澳两洲最大片;草木稀少多沙丘,鸵鸟骆驼耐饿旱。 温带沙漠居陆间,亚美澳非都可见;夏季高温冬季寒,植被较少能耐干。

        温带草原四季显,多位北半球中间;雨水较少草尤短,黄羊野兔最常见。 温带森林阔叶繁,熊猫梅花鹿罕现。

        北部亚寒针叶林,松树。

        4.地理中考要点

        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

        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学得扎实而灵活。 1、学会使用课本 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

        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 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

        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重视地理观察 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

        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善于地理想象 观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观,地图只能提供位置直观,想象才能使二者联系起来,使你获得地理环境的全面景观,进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来。 要善于动脑 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地理问题的一般思路是: ①学什么?如黄河及其水文特征。

        ②在哪里?如黄河流经的省区和流域范围。 ③为什么?如黄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样评价黄河对我国北部地区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⑤怎样协调好人地关系?如怎样使人类与黄河的关系协调起来,应当怎样合理利用改造它。

        要勤于动手 经常用手写,动笔画,动手制作学具,这不仅使你心灵,还能使你手巧。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你将越学越爱学。

        要结合图表把地图或是地形图放在自己的床头,每天观察一到两遍,老师讲课要努力记住老师的要点,顺便把一些不重要的文字也要扫一眼,最重要的还是你要有对地理学的兴趣,这样你会事半好几成功倍!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一门基础学科&自然科学。地理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还可分为地球地理和宇宙地理。

        包括各地的地形地貌、气候、动植物分布、风土人情。 1.土地、山川等的环境形势。

        今指全世界或一个地区的山川、气候等自然环境及物产、交通、居民点等社会经济因素的总的情况; 2.指研究地理的学科; 3.区域区划; 4.地址; 5.风水;。

        5.初中地理知识点

        世界地理概况 第一节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一、大洲和大洋 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格陵兰岛-世界最大 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 半岛-世界最大 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 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 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大洲面积: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二、七大洲地形特色 洲名 地形主要特征 亚洲 ⑴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⑵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⑶大陆东缘有岛弧带,外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非洲 ⑴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⑵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⑶山脉少,分布在西北和东南角高原边缘 欧洲 ⑴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⑵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⑶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洲 ⑴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⑵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⑶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 ⑴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⑵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 ⑴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⑵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南极洲 ⑴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⑵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6.初中地理基本知识

        中国地理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

        中国最南端位于北纬4度左右,南海的曾母暗沙。最北端位于北纬53度左右,黑龙江的漠河,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最西边位于东经75度左右,帕米尔高原。最东边位于东经135度左右,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的交汇处。

        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从地理上看,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南方与北方的界线。

        但人们常常将长江一线作为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中国分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33个地级行政单位、2860个县级行政单位23个省为:福建(闽/福州),江西(赣/南昌),浙江(浙/杭州),湖南(湘/长沙),湖北(鄂/武汉),江苏(苏/南京),山东(鲁/济南),河南(豫/郑州),安徽(皖/合肥),四川(蜀/成都),贵州(黔/贵阳)、广东(粤/广州)、云南(滇/昆明)、海南(琼/海口),山西(晋/太原),陕西(陕/西安),河北(冀/石家庄),辽宁(辽/沈阳)吉林(吉/长春),黑龙江(黑/哈尔滨)、甘肃(甘/兰州),青海(青/西宁),台湾(台/台北)5个自治区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 *** 自治区(藏, *** ),新疆 *** 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宁夏 *** 自治区(宁/银川),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4个直辖市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2个特别行政区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各省份介绍1、有古代历史的博物馆之称的是陕西省2、陕西省人民 *** 所在地西安市(古称长安),是我国著名的“千年古都”。3、有“煤海”之称的山西省,因位于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简称“晋”,人民 *** 所在地是太原市。

        4、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的中心,简称“吉”,人民 *** 所在地长春市是中国的“汽车城”。5、有“北大仓”(粮仓)之称的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的省份,也是最东的省份,简称“黑”。

        6、甘肃省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人民 *** 所在地是兰州市。7、青海湖古代叫“西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思是“青色的湖”。

        青海省就是因它而得名的,这是我国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 *** 所在地是西宁市。8、西 *** 民 *** 所在地 *** 市,在藏语中是“圣地”或“佛地”的意思。

        又因这里一年四季晴空万里,日照时间长,人们把它叫做“日光城”。9、云南省人民 *** 所在地昆明市,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春城”。

        这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气候温和,四季如春。10、“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贵州省。

        11、贵州省出产的茅台酒被列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也是中国的国酒。12、因为物产丰富而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省。

        13、湖北省因地处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简称“鄂”,人民 *** 所在地武汉市,水陆交通便利,夏季气温高,有“火炉”之称。14、湖南省因位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

        因境内最大的河流湘江流经全省,所以简称“湘”。15、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赣江是省内最大的河流,所以简称“赣”。

        16、安徽省出产“文房四宝”中的纸、墨、砚,它简称“皖”。17、因位于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的山东省,在古代是齐国和鲁国的所在地,所以简称“鲁”。

        18、山东省人民 *** 所在地济南市,是中国著名的“泉城”。19、江苏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简称“苏”,人民 *** 所在地南京市是著名的“六朝古都”。

        20、浙江省人民 *** 所在地杭州市,风景优美,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21、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南段,简称“闽”,因境内第一大河闽江而得名。

        22、福建省人民 *** 所在地福州市,又称“榕城”,因城中榕树多而得名。23、厦门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中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

        境内有“海上花园”与“钢琴之岛”之称的鼓浪屿是著名的旅游景点。24、福建省对面是中国的宝岛台湾,简称“台”,台北和高雄是两个最大的城市。

        25、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人民 *** 所在地南宁市。区内的桂林、阳朔一带是世界闻名的景旅游区,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

        26、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度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27、有“东方夏威夷”美称的海南省,简称“琼”,人民 *** 所在地海口市。

        28、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毗邻港澳,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大洋州、中近东和非洲等地区的最近出海口,简称“粤”。29、广东省人民 *** 所在地广州市(又名“羊城”和“花城”)有2000多年历史,也是中国南方最大商贸中心。

        30、深圳毗邻香港,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这里的““绵绣中华”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实景微缩景区。31、已经回归祖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32、云南物产丰富,有许多闻名中外的物产,如专治听候打创伤的云南白药。33、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被世界称为“东方瓷园”。

        江西省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34、江苏省的宜兴有“陶都”之称,其紫砂工艺品最为独特。

        35、杭州出产的丝绸不但花色繁多,而且质量精美。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著名的“丝绸之府”。

        36、海南省是。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广东降雨分布图”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